首页 > NBA > 里尔票价体系(里尔出售)
2025
08-18

里尔票价体系(里尔出售)

  中国漆器生产历史悠久,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。具有浓郁中国文化特征的漆器是中华艺苑的一枝奇葩。古代先民使用天然漆的历史很长,考古资料表明,现存最早的漆器,距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。天然漆在胎体表面结成坚韧的漆膜,既抗潮、防腐、耐用,又可装饰精美图案,惹人喜爱。漆器素以“百里千刀一两漆”工艺而著称,制作经上百道工序,工艺繁琐,且成器保存难度颇大,故为珍贵。

  明清两代的雕漆艺术,可说达到登峰造极、炉火纯青地步。明朝永乐与宣德的剔红漆器,比较珍贵难得。嘉靖及万历期间,仍不乏上品,而且开始兴起剔彩,甚至剔黄;较诸宋、元期间的雕漆更繁缛多变。

  清代要到乾隆时期,才再兴起剔红与剔彩漆器。由于皇帝本人酷爱文玩、古器物,大力推展;做技巧更精进,刀法熟练,纹饰婉转曲折,层次起迭,结构细密精緻,锦地纤巧繁复,可说极尽神妙之趣。

  清代漆器部分拍卖成交记录:

  清代 漆器雕刻山水泛舟人物赏瓶 成交价:HKD 8,280,000

  清代 漆器六角开光描金花鸟帽筒(一对) 成交价:RMB 8,261,200

  清代 漆器刻工人物三件套套盒 成交价:RMB 8,501,500

  清代 漆器御题诗莲花盘编 成交价:RMB 9,200,000

  漆器以红为贵,《宋史》153卷记载国家祭祀、赏赐进奉、宫廷日用多以朱髹,而且朝廷有明确的禁朱漆法令。明代张应文《清秘藏》论雕刻条评:“宋人雕红漆器,宫中所用者多以金银为胎,妙在刀法圆熟,藏锋不露,用朱极鲜,漆极坚厚而无敲裂,所刻山水楼阁人物,皆俨若图画为佳绝耳。”永乐、宣德时期的雕漆承袭元末张成、杨茂制品风格,刀法圆熟光润,藏锋清晰,多以花卉、龙凤、山水人物等为饰,花纹肥厚圆润,饱满丰硕。永乐宫廷漆作产品以雕漆为主,数量最多的是剔红。高濂《燕闲清赏笺》称明代果园厂的剔红漆器“漆朱三十六遍为足”,制作工艺精湛。剔红凤穿花纹盏托,色彩绚丽,图案明朗清晰,生动活泼,是典型的明早期的雕漆风格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此形制的永乐盏托,艺术风格相同。明代宣德漆器制作工艺精良,用漆由厚而渐薄,花纹由密而渐疏。剔红龙凤纹圆盒为宣德时期典型器物,图案龙凤呈祥,富丽堂皇,为御用之器。

里尔票价体系(里尔出售)

  在2005年伦敦佳士得的春拍中,乾隆御题剔红百宝嵌枋寮战图挂屏,成交价超过了630万元,而2006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上清乾隆·剔红乾隆御制诗笔筒,成交价也超过了600万元。最近这样的成交纪录,无疑显示出了漆器投资中的两个热门器型: 家具和文玩。其实,漆器当初推出的时候,很大的一方面都是用于家具,其中的精品自然更能体现出当时的制作特色。至于文玩,则是近年来拍卖市场上的宠儿,除了市场一直追捧的漆器笔筒之外,其他的文房用品也在近年来的拍卖市场上屡出高价。早在2004年香港苏富比春拍就推出过清乾隆·御制剔红雕万蝠捧寿纹文具箱,成交价近180万元,这在当时是非常高的一个价钱。

  除了明清时期的漆器之外,现代漆器也有一定的价值,此次嘉德成交的这件文革时期的雕漆人物方瓶,采用传统工艺表现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,非常少见。虽然制作不是非常精巧,但70多万元还是显示了其市场价值。在2004年春拍中,现代制作的铜胎剔红雕漆九龙闹海大缸,以220万元的成交价排在陶瓷工艺品专场第二位。这是上世纪70年代末,北京雕漆厂为迎接新中国成立30周年,召集全国数十位工艺美术大师集体创作的一份厚礼。


本文》有 0 条评论

留下一个回复